...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研究生院2017-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者:梁平?? 发布时间:2020-05-08 浏览次数:

研究生院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两条主线,在学校党委和行政正确领导下,在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及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严格相关政策执行,强化岗位责任管理,按期完成了学科建设与评估、招生、培养、学位管理与专业学位教育五个办公室2017-2019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取得了工作新进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

2017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编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在校领导和杨善林院士的带领下,通过精心组织、细致工作,完成了我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编制,并召开专家论证会,及时向教育部报送《合肥工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发布“双一流”建设名单,我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9]5号),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我校的“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并成立了中期检查工作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我校中期自评分为:动员布置、自我检查、撰写报告、专家评议、修改完善、审定上报等六个阶段。2019年8月28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议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全面完成中期建设目标任务,建设的符合度、目标的达成度高。

(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双一流”建设质量

研究生院大力加强“双一流”建设的过程管理,按照“可靠的、合格的、真实的、有特色、有竞争力、有产出、可持续”的目标,推进学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学科办设计了《建设项目申报书》《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等文档,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遴选“双一流”建设项目,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优化、组合或调整,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并经党委常委会审定;设计了《项目计划书》等文档,明确各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预期建设目标、项目实施方案、时间安排和验收绩效等内容,以规范“双一流”建设过程,提高建设质量。

(三)加强绩效管理,提升“双一流”建设成效

围绕绩效评价发力,进一步用好引导专项资金,提高建设成效。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需每年报送《“双一流”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学科办以此为锲机,每年年底都对各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情况、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等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分析,并对照申报时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检查各项目绩效情况,对建设效果好、建设成果突出的项目,在下一年度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以提高“双一流”建设成效。

二、抓住发展机遇,获批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学科办在全校范围内积极组织协调,动员相关学院申报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9号),我校共获批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校是全国第二批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包括我校在内全国仅有41所高校获批工程博士授权。同时,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名单的通知》(学位〔2019〕5号),我校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调整为机械、能源动力两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三、优化学科布局,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

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打破学位授权点终身制,建立以国家周期性学科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学校学科建设目标年度考核等为主要依据的校内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2019年开展了我校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将风景园林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对应调整为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对应调整为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对应调整为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四、注重内涵建设,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

2018年,按照诊断式评估要求,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组织协调我校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自我评估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下达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学位〔2020〕7号),我校学位授权点均顺利通过合格评估。

2018年和2019年分别协助金融硕士、艺术硕士、法律硕士3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和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项评估工作。

五、有效组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确保考试安全有序进行

近三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2017年报考人数为9502人,比上年增涨了20%,2018年达到12251人,比2017年增涨了28.9 %,2019年报名人数再创新高,13905人,比2017年增涨了46.34%。我校考点人数也呈逐年上升态势,2017年为5076人,比2016年增加20%,2018年考点考生人数6058人,比2017年增加了19.3%,按照标准化考场管理规定,已经突破考点接受考生容量的极限。2019年,研招办通过调整规章制度、积极疏导考生报考点选择等措施,使考点人数降至4616人。多措并举有效组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确保了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六、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大幅增加,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通过精心组织落实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与录取工作,确保研究生考试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无重大舆情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大幅增加。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幅情况:我校博士研究生录取人数2017年为220人,2018年增加到272人,到2019年达307人。2019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较2017年增加87人,增幅为39.55%。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幅情况: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2017年为3500人,2018年增加到3512人,到2019年为3642人。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较2017年增加142人,增幅为4.06%。

硕士生录取一本以上高校生源比例,从2018年76.78%提高到2019年82.47%,提高5.69%,较2017年提高9.64%。博士生录取“双一流”以上高校生源比例,从2018年86.52%提高到2019年88.93%,提高2.41%。

七、创新研究生招生,宣传形式多样

(一)不断创新招生宣传方式

2017年首次上线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荷叶”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文章65篇,关注人数6244人。到2019年关注人数近17000人,三年共推出专业性指导文案100余篇。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广泛好评!

积极组织指导学院开展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近三年总共指导17院次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共计报名人数达4862人,经严格审核后有1460人实际参加活动,最终被我校录取205人。

2019年新增推免生预报名与远程面试系统,系统同时支持移动端和PC端报名,支持外地考生通过系统进行远程面试,外地考生无需来校面试,方便快捷、简单高效。累计290名考生通过该系统进行远程面试。

(二)推出系列创新举措

2017年开始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首次开展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提前预报工作;分别与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申报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首次招收高级人才培训班学员23人,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首次上线推免生预报名与远程面试系统。

八、树立“能力导向一体化”教育理念,提升培养质量

(一)适时修订培养方案

以“能力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为指导,在2015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201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包括全校所有学术型、专业型博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研究生,量大面广。

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及教育部的最新要求,组织完成了2019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新方案按一级学科制定,依据《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设置学科核心课程,增加了研究生培养标准,并细化培养过程,明确各个培养环节的具体内容、时间节点和考核要求。

(二)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与质量工程

按照《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的整体思路,结合《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从规范研究生开课和教学工作量核算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将研究生专业课和基础课课表在办公室网站上面向全体师生公开,同时委托研究生督导组开展课程巡视,强化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积极推动研究生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和免修制度改革,试点后参加英语提高班学习的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显著。组织承办全国高校《工程伦理》课程师资高级研修暨教学研讨项目,来自全国高校60余位专业教师参加了培训。积极引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推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

更新、重建研究生创新综合实验平台课程,2017-2019年以“研究生创新综合实验公共平台”项目组织申报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共获批改造经费2300多万元。同时,妥善解决了多年积留的实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核算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持续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重点支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侧重对公共基础课、公共实验课和一级学科基础课程进行资助。2017-2019年,共立项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64项、研究生精品课程30门、研究生精品教材7本。

2019年组织了校内首批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所遴选出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最终全部获奖。

(三)改革学术交流年会形式

自2017年接手主办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以来,不断改革年会形式,精心打造我校最具影响力的研究生学术活动品牌。2017-2019年,累计收到初评优秀论文1174篇,初评优秀成果112件,研究生科技标兵候选人217位,最终将评选出优秀论文120篇、优秀成果20件、科技标兵34人。年会将往年优秀论文的评选改为优秀成果的遴选,成果的范围扩大到学术(会议)论文、授权发明专利、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艺术作品、创新大赛成果等。

设立学院专题项目,资助了经济学院的金融案例分析大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微结构摄影大赛、外国语学院的学术英语海报大赛、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研究生科研创新成果展示大赛等。

年会期间邀请了众多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前沿、创新创业指导等举办近百场报告,发动研究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尤其是优秀学生和参加国际联培的学生,学院发挥专长,举办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术活动。

(四)扩大国际学术交流规模

根据国家基金委的文件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积极宣传和鼓励在校研究生参与该项目的申报,并与校内各相关单位积极沟通和协作,认真做好公派研究生的校内遴选、组织留学人员培训等工作。2017-2019年我校共有130名研究生被“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其中111人录取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19人录取为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同时,借助“双一流”建设专项资助优秀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访学,项目实施以来,共资助近100名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资助10名研究生出国短期访学。

九、规范培养过程管理,加强质量保障

(一)规范过程管理

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对博士阶段入学超过两年的博士生中期考核进行全面清理,按学科排序并视考核结果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分流淘汰。完成各级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审核工作,鼓励研究生集中开题,从源头做起控制培养质量。

开发使用了新版研究生培养管理信息系统,将精细化的过程管理要素集成其中,实现从研究生注册、学生学习档案、导师管理、课程教学与评价、成绩管理、教学异动、学籍异动等全过程管理,并与招生、学位系统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辅助决策。

(二)研究生教育督导

2017年改组了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并增加专家人数,将其视为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决策咨询的机构,对课程教学与质量评价、论文选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研究生督导组已成为顺利开展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重要保障,对促进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三)加强学籍管理

完成研究生新生学籍信息的自查工作,实现了100%的自查率。顺利完成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离校手续和毕业证的发放工作。严格学期注册管理,对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2018年共清退超期硕士研究生45人,2019年清退超期博士研究生144人。

1、规范研究生培养费的发放工作

  2018年,根据学校要求,历时一年半通过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宣传、动员,反复与财务部门协调和核查,在广大导师的理解和配合下,补缴了研究生培养费620余万元,阶段性解决了自2013年以来遗留的难题。2019年修订培养费发放标准、改革发放办法,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费发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完善非全日制教育投入机制,强化保障措施

2017年,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后,学生考试入学难度增大。从新入学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类别来看,学生大部分为未就业本科应届毕业生,相比以往在职工程硕士这些学生入学后有较多利益诉求。结合学生实际,研究生院积极联系协同校内相关部门首次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开通发放校园卡、学生火车票购票优惠磁卡,首次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开通校内图书借阅、英语四六级报考、校园网办理和使用等权限,通过一系列“惠生”举措的实施,努力为非全日制学生来校就读创造有利条件,稳定了学生情绪,维护了教学秩序。

联合就业办牵头制定了我校首届(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派遣工作方案,在做好管理服务的同时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畅通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渠道,为促进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后个人更好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推进非全日制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实施校内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调动学院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中的主动性,引导学院前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行招生、联合培养工作宣传,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教育基地和生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对外联系,探索新形势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招生新模式。与合锻公司、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国网芜湖供电公司、安徽路捷物流咨询公司、安徽省路桥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96151部队政治部、中航新乡航空集团、38所等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联合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017-2019年,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27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十二、不断完善学位管理,有序推进“放管服”

组织制定《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核办法》、《合肥工业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试行)》等,分类制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分学科制定研究生导师任职业务条件。近三年,组织制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轨下的专业硕士学位标准35个,全校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导师任职业务条件,持续推动研究生学位授予和导师分类管理。

实现了学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与上线运行,促进了信息化建设和学位申请流程优化,实现了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博士论文答辩的学院网上审批,硕导资格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学位办备案制度等,有序推进“放管服”。

十三、规范执行学位授予制度,持续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认真组织实施完成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查重、评审、答辩工作及各类学位申请审核工作,顺利实施完成首届三年制全日制硕士生的毕业答辩与学位授予。三年累计授予学位总数34537人,其中,博士学位446人、硕士学位8406人、学士学位25685人;及时制发各类学位证书、报送学位授予信息。

2017年首次实施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100%盲审;2019年全面实施延期毕业全日制硕士生及非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位论文100%盲审、博士学位论文5位专家盲审制度;加大学位论文质量评估力度,完善学位论文评估与质量反馈机制;在教育厅组织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估中,2017年首次实现合格率100%,优良率(均分≥75)稳步提升,2018-2019连续2年超过90%。

十四、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导师队伍管理

导师增选与招生审核中,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面向研究生的导师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并将分析结果反馈学院,推动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报告会,加强师生学风建设。

依照相关规定,及时组织实施导师增选、引进人才导师资格认定及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等工作,暂停了“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盲审“不合格”的导师的招生资格。近三年,新增博导126人(含引进人才20人),其中兼职博导33人;暂停3名导师的招生资格。


附件:

研究生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docx

研究生院-2018年度业绩简表.docx

研究生院-2019年度业绩简表.docx


                                                                                                                                                                                           研究生院

                                                                                                                                                                                  2020年5月8日

组织生活

政策文件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230009)
Copyright @ 2023 www.tp347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半岛bob综合登录